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医院运营迎来机器人时代?

 

作者:马恩祥

 

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对2018年首批重点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进行公示。公示显示,各医院涉及机器人参与的手术或手术辅助操作价格不菲。其中,机器人手术辅助操作为每次4.1万元或每次4.2万元,包括使用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进行腹腔等部位的手术操作,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各器官脏器的完全或部分切除、血管搭桥、消化道吻合重建等。机器人骨科辅助手术的价格则为每次4.5万元。医疗机器人辅助检查与治疗项目的高价格必然刺激各医疗机构快速引进医疗机器人,这势必将成为提升医院运营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实施药品和耗材零差价的政策后,一段时间以来,医院靠什么来弥补成本运营成为当前各医院管理者的苦心思索的重要问题。北京市公示的首批重点新增医疗服务价格,涉及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多家大型医院。相信也是这些大医院的管理者们,在医疗服务价格没有相应的整体性改革下,延续了计划体制下突破医疗服务收费价格的招数,利用新科技技术的应用来呈现医生服务的高价值。这也是一种常规做法,传统的医疗服务价格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所以经常有一些大型医疗机构借助申报新医疗技术来突破传统医疗服务的低收费政策。

如果把机器人辅助手术与医生亲自操作手术的价格做对比,医生劳务的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忽视医务劳动的价值,既让医疗的公益性大打折扣,也不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既然能有机器人的标准,确定医生的劳动价值不就很容易实现了吗?那些能熟练操作机器人、甚至能不用机器人的来手术的医生价值不应该更高吗?医疗改革40年后,让机器人独领风骚,虽说是时代的进步,但也是医院现改革转型中的小小悲哀。

不论是公立医院还是非公医院,医院良性健康运营非常重要,医院的成本与收入结构决定了医院的经营理念。根除了药品耗材的高价格后,接下来就是要整治检查与治疗服务项目的高价格,笔者以为要整治的就是像医疗机器人这样的辅助手术的高价格。既然是辅助手术,从逻辑上来说,机器人辅助的收费也应该是辅助的。既解决百姓看病难与看病贵,又不敢提升医生的劳务价格,却大幅提升辅助机器人的使用价格。按照标准化管理原理,机器人的使用应该是带来医疗服务价格的降低,而不是提高。然而,没有机器人辅助的手术与治疗,价格低廉;而有机器人辅助的手术,反而价格昂贵。在一个信息透明的互联网社会,这让百姓如何去信任医疗体系,又如何让就诊者有良好的医疗体验呢?

当前和今后的医改,看来要做社会观念更新这个大文章,即医疗的价值到底是医务人员的价值还是仪器设备的物化价值?或者两者并重?如果不能让社会认知到医务人员在医疗价值实现中的核心作用,不用遵从成本价值要求通过医务劳动的合理价格来体现,公益医疗可能就没有前途,老百姓看病一定还会贵下去。因为公立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国家是承担劳务费用的,而公立医院的仪器设备虽然国家也有投入,但主要还是靠医院自己的运营来实现的。如果不合理确定医务人员的医务价格,又不保障医务人员薪金的国家负担,医院仍然要靠自己经营来筹措医务人员的薪资,必然助长新医疗技术的大量运用。而新技术的应用必然会抑制价廉物美的适宜医疗技术的普及应用,从而有可能让医疗落入到不适宜的医疗、不合理的医疗、甚至是过度医疗的境况。

不通过出台整体的医疗服务收费价格进行改革,而延续传统新增服务来平衡或调整医疗服务的价格,只做出少数新项目服务价格的补充,这既反映了当下大医院院长们利用医疗机器人等新科技来提升医院成本运营的无耐,也体现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

笔者以为,医疗迎来机器人的时代,是时代的进步,但愿通过机器人价值与价格的匹配能让百姓、社会看到医务人员服务价值的整体性被低估,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中降低社会阻力,顺利实现一个能反映医务真实劳动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而不是要院长们从新技术辅助医疗上去做文章。目前看来,要让社会承认医务人员自身的劳动价值,而不是靠机器来辅助,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附:北京市重点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表

 

作者简介:武昌理工学院副教授,健康教育副高职称,公共卫生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注册心理督导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首批卫生管理学士、复旦文库人物收录者。

中国医院职业化管理网创办人,JYPC全国医院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管理中心主任,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院长。

从事医院职业管理咨询和心理咨询36年,是国内集公共卫生、心理咨询与医院管理三位一体的知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