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从医疗具体的部门政策中去捉市场那支无形的手
作者:马恩祥
医疗改革以来,政策的出台往往与市场发展有着高度的契合性。一些时候是政策影响市场,而另一些时候则是市场影响着政策。如果我们看不市场的那个隐形的手,不妨从利益部门的具体政策去看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能捉到行业市场背后的那只手,有时甚至是只黑手。
在开放社会会办医以后,全民医保制度还尚未出台,民营医院都是自费医疗。即使后来,民营医院一开始很少有去涉及医保的,都专注于做自费医疗或者特殊医疗。全民医保的实施,而医保的监管机制又不够完善,让许多人觉得医保基金是块“唐僧肉”,慢慢撬动了政策的杠杆,所有的医疗机构都能享受医保定点的待遇了,从而形成了一大批吃医保的医疗机构,有的还不惜以身试法违法违规。医保政策从当初不向民营开放,到全部放开,到今天一些医院骗保,大家都明显地从政策层面看到了市场背后的那个隐形的手。
如果重新去检视与检讨开放民营医院与医保政策的双线走向,不难看出,医保政策对民营医院市场发展的巨大影响。医保政策在惠及民营医院的同时,也助长了部分投资及管理者的投机心理,不是去诚心经营医院,而是剑走偏峰钻医保管理的政策监管漏洞与空子,最后葬送了这些民营医院原来走非基本医疗的健康发展的美好前程。
另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本是体现社会主义公益医疗的性质,却采用了市场机制下的自由选择管理模式,从而也葬送了曾经完好的分级诊疗体系。这不也是城市大医院的影响力左右了时下的医疗政策走向吗?如果在医保制度出台的当初,就实行医保管理脱离卫生部门而独立运作,将不太可能出台首诊自由选择医疗机构的医保政策。
政策不同于法制,法制是规范市场。而政策有时候却是为了开拓市场,调控市场,市场的力量也会左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当初许多的民营医院吵着要公平对待,结果都有医保了,最后弄得健康产业市场做不起来,全民都来吃医保,医院也要靠基本医疗保险生存与发展。同时,医院自费医疗的运营武功全废,老百姓原有的自费医疗的观念也彻底抛弃。同时也造成了分级诊疗制度彻底破坏而必须要强调重建,基层医疗和中小医疗机构日益没落,医保基支付金压力巨大,健康中国的战略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战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回头来看看最新的行业政策是如何受市场那只无形的手来操弄的。
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医疗机构)》中,行业部门代表国家来推行改善公立医疗机构的服务一定只关乎就诊者的权益,以及医务人员的利益,应该不太可能去着力推广本应由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的医疗上游企业的产品。然而,大家看看在这个对医疗机构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考核指标,却有好几个涉及到医疗设备、设施的应用指标。从健康中国战略来看,譬如电子病历本应纳入国家公共产品范畴,如果医院没有添置,那也是行业管理部门的责任,而不是医疗机构的责任。但考核指标为何要纳入那么多的医院信息相关产品,背后是不是有信息产品的资本在起作用吗?
还有一个让业内管理者不解的是,一个“药房自动化设备配置情况”也纳入了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在中小医院需要这个东东吗?药房自动化设备与改善患者的医疗服务有哪一毛的关系?在这种考核指标说白了,不就是要让医院去买商家的药房自动化设备?用反腐败的视角去看这样的指标,当想起曾经的原国家药监局长、民航局长的腐败大案,不禁让人胆颤心惊。
医院行业管理应该着眼于就诊者及医院的自身利益,可以推广和引导各医院对新技术的应用,而不能用考核指标来要求医院管理者去花与本院发展现状不相适应金钱和精力,尤其是不能本着面向扶持基层的愿望,最后仍然是成就了城市大医院,不断强化城市大医院的逆吸效应。国务院曾经取消所谓的达标升级,好像这几年搞所谓的绩效考核,达标长级之风好像又有回头。
总之,好的医疗的策不能被强势的利益集团势力所影响,要本着亲民的初心去落实,好的医疗政策是去规范市场,而不是要迎合与政策所服务的对象风马牛不相及不相及的市场。尤其不要运用行政资源去增加医疗机构的负担,去服务与医疗自身没多大关联的医药市场发展。
作者简介:马恩祥,武昌理工学院副教授,健康教育副高职称,公共卫生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注册心理督导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首批卫生管理学士、复旦文库人物收录者。
中国医院职业化管理网创办人,JYPC全国医院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管理中心主任,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院长。
从事医院职业管理咨询和心理咨询36年,是国内集公共卫生、心理咨询与医院管理三位一体的知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