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思考(四)
医院职业化管理与管理职业化
昨天上午,笔者在第四期医院管理师高级研修班讲授了《医院职业化管理》课。下午,邹新春老师继而讲授了《医院管理职业化》课程。老师和学员们在网络的互动讨论中一致认为:医院职业化管理与管理职业化是建设现代医院制度的基础。
笔者在《现代医院管理模式:无障碍管理》(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中总结了现代医院的十大特征,其中之一也是医务人员职业化。职业化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人力资源基础,也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得以贯彻执行与落实的保障。
现代医院职业化制度建设有三个层次。一是各专业人员个人职业化、医务团队职业化、医院组织职业化。
个人职业化
医疗与健康是一个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分级诊疗制度作为未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务人员个人职业化,尤其是社区医生或乡村医生需要职业化。个人职业化制度建设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大力推动家庭医生制度,通过培养家庭医生,建设以居民家庭为单位的健康守门人制度,以解决全民健康教育、家庭保健与健康咨询不能有效落实的问题。
把医务职业生涯规划纳入现代医院管理。医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个人事务,也是医院组织和社会应尽的职责。要从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职业心理成长、专业技术进步来进行全面的不断提升。
完善医疗与健康职业体系。在进一步强化医生、护士执业管理的同时,医院其它各相关专业人员也逐步实行执业管理制度。
改革医院职称评定体系。改变单一由国家评定的大一统行政化趋势,克服职称评定与聘用不能统一的缺陷。实行医务职业价值与能力评定的医院自评或者社会化评定。医院根据实际进行职业化自评更能符合医院和职业者本人的双重实际。
医务人员接受社会化的职业技能评定。以便能让医务人员在医疗机构间平等流动,特别是让医疗人力资源下沉到社区或乡村机构或自办个体诊所,降低医务职业成本和居民的就诊费用。
团队职业化
医疗行为往往不是一个人或者某一个专业能完成的,医疗行为是多人、多专业合作的结果。这就需要重视团队建设,以弥补医务人员个人职业化的不足。团队职业化是一个新生事物,从相关的医改实践和出台的法规看,有几个明显的做法。
第一,医生工作室制度。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年前就推出了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这既是传承中医之举,也是中医团队职业化建设的好办法。医生工作室能有效地解决目前病人只愿意找老专家看病、老专家工作负担过重,而低年资医生缺乏优质病源、不能很好做到医学继承。推动医生多点执业,必须辅助医生工作室制度,否则会直接损害患者的就诊利益,也让多点执业医生难以做好多点的执业医疗工作。
第二,医疗中心制度。医疗中心的出现既是为了满足以病人为中心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整合医疗资源。从团队职业化制度来看,是职业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很多医院自己建立了相应医疗中心,然而在卫生行政执法中却得不到合法地位。但在卫生行政管理中,对医疗中心的审批过于苛刻,把医疗中心视为专业科室来审批,这是执法者对医院团队职业化的无知,也是法规阴碍医院职业化制度的例证,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来加以改变。
第三,大力发展个体诊所。分级诊疗制度落实的难度在社区与乡村,优秀医生不能下沉到基层,分级诊疗制度必将流产。2017年7月1日开始施行《中医药法》,明确规定开办中医诊所实行备案制度,为优秀中医离开大医院开办自己的私人诊所提供了法律保障。诊所需要有助理医生、需要有治疗与药剂人员。诊所制度可以看作为团队职业化的一个亮点。
团队职业化在规模医院大有空间与作为。团队职业化衔接个人职业化与组织职业化,是提升医院执行力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组织职业化
职业化管理的最高层次是组织职业化制度。组织职业化也需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大力发展职业集团,譬如现在方兴未艾的医生集团,让优质的医生形成自我推广的联盟,把医生成为独立的医疗产品提供给社会使用;
二是组建医院集团或医联体,形成以强帮弱的医院联盟,实现医院的双向转诊,推动医院分级管理制度的落实;
三是加强管理职业化建设步伐。2016年中国医院协会出版了《医院管理指南》,指南的出版可以说是医院管理标准化的进步,有助于推动医院管理的职业化。管理职业化是组织职业化的标志,只有高素质的职业管理者,才有可能将组织资源有效整合,发挥组织的最佳作用。当前可制定相应激励的政策,在加强医院管理职业化制度的同时,推动第三方管理咨询与培训行业发展。
医院职业化管理与管理职业化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医院职业化管理需要管理者从职业化的角度开辟医院管理的新领域,而管理职业化是说医院管理者要从职业化的角度提升自己。医院职业化管理有个人、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而管理职业化则是需要在管理者个人职业提升、管理团队提升之外,还需要建设医院管理行业与社会,譬如建立医院管理协会、医院管理师协会、医院管理咨询与培训师协会、医院管理咨询联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