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提高学习敏感度是医疗微课达标的关键
众所周知,社交媒体的兴起,公众号的流行,预示着信息化时代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医疗群展开微课分享让听者有了不少接受信息的来源和渠道,也是基于现实的迫切要求,让听者能够吸纳一些系统化新知识、新理念。无疑,听者为自己的未来而要学习新知识,提高学习敏感度不失一种好方法。提高学习敏感度不仅是为了掌握今天的生存技能,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学习未来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换句话说,不怕自己有缺点,就怕自己没特点。个人需要突出,但是个人单兵作战的时代已经结束。团队需要平衡,需要的更是团队的协作。因为时代的变化,行业发展越来越垂直,协作越来越完善,随大流只会让自己向平均值靠近。不同的团队组合包括志同道合,还有互相弥补各自的短板,发挥各自的长项。最终是利用扬长避短的最佳途径将自己价值最大化。
所谓扬长避短的最佳途径是需要具有跨界思维,融会贯通能力,具备独有的认知和优化完成各种重复性工作的能力,才能最大化自身的价值。学习新知识不仅仅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要学会拥抱其他领域的新知识做积木式创新。因为传统的“木桶原理”不再成立。而“长板原理”将变成主流。
能够结合医院管理瓶颈或短板问题,具有好方式的实操举措或解决办法的微课,那才是实实在在的微课分享,落不了地的微课无疑是一种桎梏。
近期,有医疗群以洞见行业发展,关注行业发展前沿与趋势为话题,邀请了一位百忙之中的行业大咖做一次微课分享。事实上,行业大咖都会说自己很忙的行业大咖,是因为无论资源、经验、还是情商、能力都不缺少,有着比“杜甫”还忙的工作强度。
这次医疗群微课分享的是一个敏感话题,即2017年“医疗行业展望”。这是一个抢眼的微课内容分享,加之微课分享前,主群也对行业大咖资历、阅历等基本信息做了渲染。对于从事医院管理的听者来说,应该是最不能错过的课程信息,更是一次有机会很需要去听的课程。
诚然,微课内容分享之后,就有不少听者反映没有被微课内容分享所打动,之所以没有被打动是分享之内容基本上都是自己知道的,没有听到自己不知道的内容。这也是我不敢恭维行业大咖的理由,而是我更警惕,也更敏感于医疗行业的许多不确定性。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的矛盾,一方面听者越来越追捧有营养有价值、深入系统的“干货”。另一方面,听者总是希望知识内容是浅显易懂、一听就懂的;抑或很在乎参加各种课程,又总是不能准时参加、参加后又总是无法耐着性子听完,只是囫囵吞枣地在听、随后就忘。
鉴于微课分享 这个“众口难调”的问题,略有了解的人都会明白这么一个道理:开讲者能否与医疗群的听者达成无缝对接,首先得熟悉业内规则;把对目前医疗现状的批评变为指导或是一种更好的方法。开讲者却是以一条并不靠谱的逻辑链,过分注重国家层面政策法规做初步解读,对医院管理实操层面下工夫不够。微课分享大多数内容多为噱头,缺乏可持续性的听点和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自然不能引起医疗群的听众理性思考和思想反刍。
当然,在话题探讨价值取向与话题认同上,老一代确实与青年一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能够把2017年“医疗行业展望”这个尺度拿捏到位的确不易。行业大咖其竞争力,也就很难让医疗群的听众再有持久的期待了。因为没有洞悉到医疗行业这个特殊的市场规律并不可悲,洞悉了医疗行业这个根深蒂固体制的弊端也不是什么好招。同样,过分乐观也不靠谱。这类微课分享是一种“超越常理的非理性的跳跃”,缺少无远弗届的主题。在听众做出反应之前,难有把握和利用机遇的战略眼光。
特别在不断变化医疗趋势中,医疗政策、形势乃至突发事件,外部的舆论反应、市场趋势、医院内功实力夯实与创新,医院员工利益、其他职能部门和科室的应对,都会左右着医院管理走向。倘若这种微课逻辑链推导一旦多于三步,最终能够触发听者的几率会很低。这些现实问题至少现在还没有人能预测到今后几年医院管理究竟是怎样的,又会带来何等巨大的影响?
不言而喻,实践出真知。学习敏感度是干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只有实干方能知不足。特别在学习过程中,“空杯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要总会假想对方都是站在对立的角度提出的建议,于是我们总会是忍不住为地自己的辩护。
首先,学习敏感度指的是不断从自己和他人经验和知识中快速学习的能力。也是为自己未来保持有核心竞争力的能力之一。具备学习敏感度的人善于学习不同领域的经验和知识,并与自己的已知建立联系,摈弃过时的工具和方法,以随时准备好学习的状态去学习新知识。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寻求反馈,在得到建议和反馈之后,需要找机会去进行检验。事实上,试错反而是一个降低风险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试验或是试错的过程中,不断与之前的经验建立关联,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案,之后再不断循环寻求反馈,再改进,使之成为学习和实践的正循环。
作者:郭俊 原省级三甲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资深民营医疗行业观察与实践者、民营医疗运营管理职业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