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管理理论
中层管理不担当常源于未有效授权
在对一些中小医院管理咨询的短期调研中,经常发现一些医院的副职和中层管理者没有责任感、不愿意担当,缺少主动作为。但通过对这些医院管理较长期跟踪观察中,却发现另有原因。归纳起来有这几种情况:
一是院长能力强,但事无巨细,凡事亲为,在管理中常常越位和越级,副职为了维护院长的权威,与院长保持一致。慢慢就形成了不主动思维,而被动跟随。
二是院长没有注意到副职和职能部门的参谋作用,在管理决策中缺乏他们的参与,对于管理决策了解不全、理解不深,执行起来往往就大打了折扣。
三是对副职和职能中层缺少授权,让其在履行管理职责时,缺乏相应的权力支配,因而在执行中不能临机处置,职能权力受到掣肘,执行权威受到影响,执行力当然就差了。
四是对于管理者的绩效考核模糊,甚至是缺乏量化考核手段。譬如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管理工作量指标不能有效设计。在这种模糊的人性化管理状态下,做多都很可能不好,做少者反而更好。
五是民主机制不健全,院长威权形成。当一个管理决策与执行不能遵循民主机制,而形成院长一人独大,威权就形成了。员工此时会只认院长,而不认其管理者。如一些公立医院的副职成为摆设,有的还不如自己从前干中层痛快。有的中层仅仅成为医院管理决策的传声筒,而不能成为强有力的执行者。在这样一个威权的状态下,院长也会疲于奔命、穷于应付,其心理常常就会失去健康。一些非常优秀的公立医院院长,最终走上腐败道路,正是因为民主监督机制缺乏,医院一人独大所造成。
曾有一个医院还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院长非常的敬业,也非常的能干,院长干得很辛苦,却仍然不能让医院副职和中层满意。每当讨论医院问题解决时,不是从他们自身的角度找原因,而是从院长那里找原因,期待院长再做改进。感觉不是院长领导大家,而是大家来指挥院长,简直就像是一群在地上看大飞机试飞的看客。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通过长时间的观察,隐隐感觉到,副职和中层未体验到院长对他们的信任,由于信任度没有建立起来,管理者的积极性当然就难以调动起来。
一个医院的管理人员是否能担当,还需要有上级是否愿意为下属担责。看到很多的医院在探讨医院问题解决时,总是在逐级找下级的原因,而不是首先表现担当感,找领导自身的原因。当上级越来越不愿意检讨自己时,下级即使有权,也会很谨慎。而只有当上级勇于为下级担责,中层才会大胆作为。
因此,中层的担当不仅仅需要有授权,还有需要有充分的信任,更需要有上级对中层的主动担责。
高层如何才能更好地为中层担责呢?以笔者多年的医院职业院长经历,有这样几点心得:
第一,院长担责需要建立为中层服务的观念。院长的领导功能在决策做出后,唯一剩下的就是为中层的服务,要主动询问中层在执行中遇到的困难,主动帮助解决困难。当然,服务不仅仅是满足于中层的显性服务需求,更重要的是解决其隐性的服务需要,即对于具体决策方案执行力的培训。对于领导来说,培训即是最可靠的服务。领导不能只是安排工作,领导要指导、要当教练和教师,对于中层进行及时有效的培训。
第二,院长要能有组织团队的职业化能力。现代医院管理是一个整合管理的时代,也是一个融合管理的时代,远远不再是岗位管理的时代。因为现代医院管理随着改革的深入,管理人员的社会化,已经进入到职业化管理时代。管理职业化既包含岗位职业化、也包含团体职业化和组织职业化。职业化管理时代的特征,让医院不再是岗位管理,而是团队管理。单一的岗位职责在执行中一定受制于相关的职能岗位。只有相关所有的职能岗位联动,才能做好本职,诸如医院感染控制、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医院运营,如果只强调牵头部门的职责履行,一定是效果差的。院长必须要能起到有效组织团队的作用,才能让职能中层表现出应有的执行力。
第三,院长要有主动和强的协调能力。职业化院长的权力是有限的,因为现代医院不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真正的领导是理事会或董事会。院长只是如同中层岗位一样的医院运营管理岗位,在职业化医院下,所有的管理者只有岗位不同,人格都是平等的。尤其在管理人员双向选择的自由职业状态下,院长绝不可以像传统医院那样靠指挥,而最主要的手段是需要靠协调。中层之间的关系与问题,当然可以在他们之间内来解决,而一旦解决不了,就必须要靠院长的协调来解决。医院制度只能解决一般协调问题,而大量的协调问题需要靠人力。
如果职业院长们能学会授权、学会服务、学会协调,并掌握信任的技术,中层管理的执行力一定不会有问题。(作者微信:mapsycho)